传播安徽声音 书写时代精神

——2020年度安徽省纪录片优秀作品述评

发布时间:2021-09-28 14:21 来源:局宣传处 阅读次数: 字体:【  

2020年既是新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局之年,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年,我们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预定目标。这些重要时刻,纪录片工作者从未缺席,他们以“在场”的姿态,凭借自己的努力、毅力和定力,奋力传播安徽声音,书写时代精神。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2020年度安徽省优秀纪录片评选工作于日前落下帷幕。在省台和地市台选报的28件作品中,最终8部作品脱颖而出,荣获年度优秀纪录片,其中,省台和地市台各有4部作品入选。省台的4部作品分别是《云走璜尖的日子》《大湾村的笑声》《刘铭传在台湾》《春天的战疫》,地市台的4部作品分别是合肥台《董芹芹日记》、蚌埠台《身后是我家》、六安台《抗美援朝中的六安人》,以及马鞍山台的《我家住在长江边》。这些纪录片聚焦时事热点、国计民生与历史人文,并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些优秀纪录片可谓是一次媒体价值和社会主流价值的集约呈现,透过这些影像,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管窥安徽纪录片创作的总体情形。

一、题材重大,主题鲜明,紧扣时代脉搏

2020年度参评的电视纪录片,选题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脱贫攻坚,另一个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些纪录片无不题材重大,都是以纪实方式紧扣时代脉搏,实现对这个特殊年代集体记忆的影像书写。在众多脱贫攻坚题材中,《大湾村的笑声》与《云走璜尖的日子》因其独特的选题视角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曾经革命老区的重点贫困村,大湾村地处大别山腹地金寨县。自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大湾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以来,特别是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大湾村的面貌堪称“巨变”。作为2020年安徽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项目,讲述大湾村时代变革的纪录片《大湾村的笑声》,并未因题材重大而落入宏大叙事的窠臼之中。相反,创作团队以茶叶种植和旅游产业为叙事主线,将镜头对准大湾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余静,贫困户陈泽申,杨习伦肖细雨夫妇等四组人物,采用驻村蹲点拍摄这一最“笨拙”的手法,通过这些小人物的酸甜苦辣和个体生命体验,展现大湾村的脱贫过程。

2019年7月8日,安徽省正式启动“百医驻村”专项行动,先后共选派113名优秀骨干医师,陆续深入无村医的贫困村或非贫困村卫生室,开展为期2年的驻村服务,助推“健康扶贫”,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生徐晓婵、张建明夫妻俩便是其中一员。

纪录片《云走璜尖的日子》恰恰从“健康扶贫”这一视角切入,讲述徐晓婵夫妇携女儿一起驻村扶贫的故事,纪录片不仅在宏观层面回应脱贫攻坚的时代命题,镜头下的徐晓婵们的人生选择更是在诠释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过的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采取坚决果敢的防控措施,领导全国人民协力进行了一场抗疫大战,纪录片则是这场“战疫”的忠实记录者。《春天的战疫》与《董芹芹日记》讲述的便是安徽医疗队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战场上的感人故事。《春天的战疫》创作团队走访了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专家、科研人员、交警、生产工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各行业人群,较早地全景式反映安徽医疗人员抗击疫情的整体情形。《董芹芹日记》记录的是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重症护理护士董芹芹和她的团队“最先到达、最后离开”,坚守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考察,察看长江水势水情、薛家洼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情况。《我家住在长江边》以马鞍山长江沿线整治为背景,讲述了四位生活工作在马鞍山长江沿岸人物的故事,从而展现长江沿岸环保整治成果,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历史经纬,交相辉映,凸显家国情怀

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书写从来不乏纪录片的身影,为每个时代之人提供“看见”过去的可能,正是历史文献类纪录片最大的使命和魅力。2020年正值台湾光复75周年和建省135周年,基于这一历史语境,安徽台推出四集纪录片《刘铭传在台湾》。该片以中法战争为历史背景,全景展现台湾保卫战全貌,并讲述刘铭传如何开启台湾近代化的进程。该片创作对于历史史料及论证过程极其严密。据该片导演王振涛先生所言,该片最大亮点在于严格考证,如具体的舰船均查找历史照片比对,像刘铭传、李鸿章、慈禧、孤拔将军、茹费理等历史人物均严格按照照片复原,军事地图、军事布防也是根据法国海军与殖民地部的档案馆资料加以再现。为此,创作团队搜集西方国家关于中法战争的第一手资料,采访海内外多位权威专家学者,掌握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通过对刘铭传在台湾历史的影像书写可知,“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纪录片也因此具有深刻的当代意义。

如果说《刘铭传在台湾》展示出“徽派”纪录片创作的实力与风格,那么,六安台创作的《抗美援朝中的六安人》,以7集145分钟的体量展现出一个地市台在纪录片领域潜藏的创作“野心”。无论是巧妙的切入视角,还是全片的框架处理,亦或历史资料的运用,从中都可看出创作团队的用心之处与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全片采用分集结构模式,以洪学智、方子翼、徐国夫、吴国璋、韩国富五位六安籍将士为叙事主线,展现他们在抗美援朝中的英勇表现。某种意义上,《抗美援朝中的六安人》从另一个维度向我们展示这样一个命题:六安的人民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先锋队,也是新历史时期保家卫国的勇毅之士。

三、手法新颖,形式多元,彰显创新意识

纪录片的品质考量主要倚重两个指标,即思想性与艺术性,前者表现为题材选择、创作视角在多大程度上契合社会历史进程,与时代形成共振,后者更多表现为纪录片是如何讲述历史、观照现实的,即影像的呈现方式。就今年的优秀纪录片而言,表现手法与呈现方式颇具特色,艺术风格呈多元态势。除了较为常见的像《云走璜尖的日子》《大湾村的笑声》等作品采用蹲点拍摄和航拍外,另有一些创作手法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

首先,动画技术的纯熟运用。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3D、CG等电脑动画技术的日臻完善,动画技术在纪录片中的运用越来越频繁,这一创作趋势突破了以往纪实拍摄的创作惯例。精美逼真的艺术效果,提升并丰富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如果考虑到制片成本因素,如重构历史场景,动画技术逐渐取代线下情景再现的趋势愈发明显。以《刘铭传在台湾》为例,该片除了对于历史史料考证极其严苛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外,动画技术的运用堪称本片最为突出的艺术风格。为了叙述流畅,情节紧凑,纪录片充分借用电脑动画技术,生动准确地再现刘铭传的每一个历史场景,电脑动画呈现在全片占比超过40%。如此高比例的动画呈现,不仅在安徽纪录片领域,即使在全国范围亦不多见,然其传播效果并未因此而遭到弱化,相反,因该片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截至目前,腾讯网络平台的点播量已超3000万次。

其次,历史影像资料的创新使用。纪录片是时间的艺术,更是时间的“炼金术”,如何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影像自身而非解说词来拉长时间维度成为大多数纪录片人的自觉追求。以《我家住在长江边》为例,除了使用《新闻联播》播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考察的影像资料外,该片还巧妙地使用了2017年政府在拆除以秦立军为代表的码头时群众用手机拍摄的当时民众表达诉求的现场画面,不仅将场景拉回到长江环境治理的原点,更因为这些影像资料的使用增强了纪录片的真实性。《河口上的朝阳》同样除了使用《对话》栏目“精准扶贫驻村调研一月间”节目的播出内容外,还使用了2016年村民挽留驻村干部李朝阳再干三年的现场视频资料。这些对于历史影像资料的创新使用都让观众在“拉长”的时间河流中感受到时代的变迁。

再次,第一人称主观视角的大胆尝试。尽管“纪录片是什么”仍然众说纷纭,但几乎所有的纪录片创作者都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即纪录片的合法性建立在真实基础上,客观真实是纪录片权威建立的最为倚重的条件,因此,减少解说词、增加同期声比重愈来愈受欢迎便是例证。创作实践上的变化的确让纪录片创作从早期专题片逐渐向纪实美学靠拢,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纪录片创作“唯同期声马首是瞻”的倾向,主观元素在纪录片创作中被视作不专业几乎被全部清扫出去,但这必然导致纪录片美学风格和视听语言的固化,从而在本质上禁锢和限制了纪录片创作的想象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董芹芹日记》倒不啻是一个创举。创作手法上,该片既摒弃“画面+解说词”模式,也没有采用直接电影手法,而是大胆采用第一人称日记体模式,拍摄对象主动讲述日记推动叙事,以日记体方式重现安徽医护人员援鄂的历史场景。这一浸透强烈主观色彩的创作手法不仅没有弱化影像的真实性,相反第一人称的主体体验与心理话语呈现反而增强了影像的真实性,更容易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建议与期许

综上可见,无论是在题材立意层面,还是在创作表现层面,2020年度安徽纪录片创作均取得了骄人成绩。作为安徽文艺场域内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纪录片俨然已经成为传递安徽声音、书写时代精神的一面旗帜,不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其中折射出来的一些问题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纪录片题材内容的多元性有待提升。就所有选报的纪录片来看,题材立意均有意识地关注宏大的时代命题,题材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脱贫攻坚与抗击疫情,这些纪实影像都通过各自的选题表现出时代强音,但在所有的选题都集中于此,且缺乏独特的讲述视角的情况下,纪录片创作在选题层面便极有可能出现相互“挤压”的现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纪录片创作的整体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既直面时代议题,又能与其保持必要的距离,并通过独特的切入视角灵巧地传递安徽的声音、讲述安徽的故事,将是每个纪录片工作者需要面对的课题。

其次,提升纪录片修辞与边界的自觉意识。纵观年度选报的包括获奖纪录片在内的所有影像文本,创作维度上有两个突出现象值得关注。第一,部分纪录片尚未熟练地掌握一套纪实表现手法,创作上往往表现为精致的画面辅以华丽的解说词,此类影像与其说是纪录片,倒不如说是电视散文或电视诗歌;第二,纪录片与新闻专题片的边界较为模糊。一些纪录片在影像类型上与新闻专题片高度相似,有些纪录片,其创作过程甚至直接从播出的电视新闻片段的重新剪辑。无论是纪录片视听修辞的过度“艺术化”,还是创作上类似于加长版的新闻专题片,其弊端都很明显,本应呈现深嵌在社会结构中、具有丰富生命体验的“人”被遮蔽了,原本应该呈现丰富历史文化、观照多元社会现实、书写时代精神的影像功能最终遭到弱化。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更是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百年的开局之年,这一极为特殊又饱含深意的历史节点,恰恰为我们纪录片工作者提供了绝佳的创作机遇,这也是时代赋予纪录片人的历史使命,而伴随着“皖美呈现”项目的持续推进,这也让我们对2021年度安徽纪录片的创作图景充满期待,相信未来安徽纪录片创作会出现更多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从而成为传递安徽声音、展现安徽形象的一扇重要窗口。

(作者简介: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