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格局、有创意结构的“扶贫大片”

——纪录片《云走璜尖的日子》综合评价

发布时间:2022-07-22 08:21 来源:局宣传处 阅读次数: 字体:【  

安徽广播电视台制作的这部优秀的健康扶贫题材纪录片《云走璜尖的日子》,用实景式、真人式、日记式,描述了合肥一对普通的医生夫妇,他们在黄山璜尖乡的扶贫工作。它的思想内涵、新闻价值、传播影响,有深度有广度,它的叙述结构、气氛营造、谋篇布局的视角,立意明确,创意新颖。不仅有专业运镜,还有家庭视频式日记镜头,巧妙创作,融为一体。下面从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等方面,逐一评价。

一、思想性。健康扶贫属于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如何做到医疗覆盖,特别是全面覆盖。安徽省开展了“百医驻村”的扶贫活动。《云走璜尖的日子》里记录了徐晓婵、张建明这对医生夫妇,带着8岁的女儿,从2019年起举家驻村,来到黄山市璜尖乡这个偏远的山区乡村帮扶。

从纪录片选题的角度来看,举家驻村扶贫这个新闻点抓得好,抓得及时,也抓得准。故事点很独特,有典型性,有代表性,看点就来了。随着故事的延伸,会发现,他们除了带来先进的医疗方法,还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水平,灌输了科学保健知识,改善村民的健康理念。另外,驻村医生还有两个使命,一是建立起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机制,让村医这个乡村缺失的职业重新回归;二是建立长效的可行性的医疗设施,以及先进的智慧医疗系统,让乡村医疗也现代化起来,特别是远程会诊系统的利用,让更多村民分享到高科技发展的成果。

“云走璜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璜尖的偏远贫穷,另一层是全面扶贫政策的到位,省里来的医生驻扎在村庄,可见精准扶贫的细腻度。这两层统一起来,便是国家的脱贫攻坚任务不落下一个地方、一个人,这才是全面小康的宗旨,是国家强大的象征。政治导向的深远意义跃然于屏幕。

健康扶贫应该是全国性的医疗覆盖行动。片中并没有提到安徽省“百医驻村”计划的全国性影响。但片中徐晓婵说过一句:央视来采访。之后新华社、健康时报等媒体记者也来到璜尖,留下文字新闻。说明徐晓婵和她的扶贫最美家庭已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了。

二、艺术性。从叙事结构上来看,纪录片很巧妙地把5条线有机地穿插在一起,通过4个段落展开,而且每个段落的开篇都是用了家庭摄像生活化的方式,让孩子出镜,很自然地用童声讲出段落标题,有趣味,零距离,很亲切,在温馨的语境里,让观者快速融入到故事讲述的氛围中。比如第二个段落,孩子说:“去璜尖最最最受不了的就是……”用省略号带出了故事的“悬疑感”,而这个部分主要讲孩子放暑假回合肥和姥姥生活的片断,中间又撑开了维度,加入孩子爸爸妈妈驻村工作的艰辛。利用接孩子回合肥的那两天,徐晓婵又来到省中医学院第二附院,和领导沟通专家去村里义诊的事宜;在记者的访谈中,徐晓婵讲到了她和丈夫是怎么申请一起驻村的,镜头在徐晓婵和单位领导的讲述中来回切换,所有叙述的内容又都能衔接上,这个很考验剪辑的功夫,再去配合叙事风格。徐晓婵和单位领导汇报、商讨义诊行程的时候,她的轻松、幽默,让领导放心其在村里的工作生活,从一个侧面来表达人物性格,以及她的思想和意志的坚定,领导关切的眼神和自然的笑声,这是同事间的鼓励、支持,更是一种信任和赞许。镜头不多、话语也不多,但情感、责任、使命的表达,非常准确、饱满而又艺术化。

前面我说有5条线,一是举家驻村的决定,二是村民的回应,三是义诊的顺利展开,四是一家三口在村里的所见所闻,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孩子的成长,五是健康扶贫是长效机制,为当地基层铺平医疗道路,为他们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平台。有意思的是,村里的领导并没有出现在纪录片的任何镜头里。可见它做了简化,更加聚集主要人物,在严密的策划里,提升主题的纯粹性。片中有几个细节处理的很好,一个细节是采访徐晓婵有两处场景:身后的山路——那是她每天必走的路,尤其是地处半山腰的清溪村周家源村民组,她每次都会扛着医疗器械来,行走在云间,她就是真正的白衣天使;身后的药柜——表明身份和使命,她和她的家庭排除万难,成为璜尖乡大家庭里的一员,他们近距离感受到村民最朴实最真挚的情感,他们也感受到偏远乡村的落后、留守老人多、不够重视健康、死亡率较高等问题。他们敢于直面这些挑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正改变着现状。

另一个细节是徐晓婵采访过程中的两次哽咽,也是纪录片两次高潮的时刻。第一次哽咽是村民们对她的感激、信任与肯定,刚来时不被重视的宣教变成了真真切切的行动,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大家朝夕相处,已经成为朋友、家人了,所以,情感的培养、交融是最动人的故事;第二次哽咽是徐晓婵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人,她代表村民感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深山里只有一户人家也修一条路”,她说:如果没有这样好的政策,村里有的人可能都活不到现在。

纪录片里镜头语言也多为“路”与“行走”。我觉得片中最核心的一句话是:行动是最直白的态度。第一个段落“最美扶贫家庭”里开头便是一天下午4点多,徐晓婵拿着医疗机械,一边嘱咐丈夫开车去接女儿,一边拾阶而上和村民们打招呼,接下来便是治疗问诊到天黑,丈夫带着女儿来了,丈夫帮她给患者量血压,一家人很晚才离开,又是山路要走,徐晓婵走前喊着:明天还来。这4个字是徐医生在这里说的频率最高的话!镜头里还出现患者大妈偷偷拿出一盒糖饼送给徐晓婵,徐晓婵不好意思地和大妈推来推去,摄像师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系列动态的特写镜头,纪录了这份特殊的医患情感,而这情感形成的背后,也有一条看不见的“路”——徐晓婵和家人义无反顾的坚持和坚强,当然他们为此要舍弃掉一些东西,但徐晓婵说“经历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财富”,特别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更加重大。

镜头里出现来义诊的专家大巴车被卡在狭窄的山道拐弯处,徐晓婵说,这条路去年才拓宽,没想到大巴车还是上不来。这话里引申出另一个话题,扶贫之路特别是基础建设这条“路”还要延伸下去。但对于徐晓婵来说,两年时间,她为每一位村民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做慢病筛查,并利用智慧医疗系统,将这些资料档案都输进了系统,为以后的村医工作增添了效率,把乡村的医疗建设带入智能化的道路。她还开拓出移动卫生室这样新型高效的巡诊模式,让她的“行走”更生动、更主动、更科学,也让乡村医疗步入了“云时代”。

在叙事内容和结构上,我提两个意见:第4段落里讲义诊,这个计划是徐晓婵所做工作里的重头戏,然而,片中讲义诊的过程中,加入了一段培养当地村医和引进远程医疗的情节。如果从纪录片无缝转场和用采访话语衔接内容来看,这两个情节都没问题,只是它们出现在义诊这个重要环节里,就有些突兀,不如专拎出来,而让义诊环节更加完整,体现“传,帮”的作用,把“带”放到最后来讲,或许在结构上更加明晰。还有一个意见,就是在叙事过程中,有些事例、素材运用上,感觉不够、不充分、不具体。比如片中说到村民健康意识淡薄,缺少具体事例,有一篇文字报道中,徐晓婵说了一个故事:她刚到清溪村,就有一位村民来看病,说自已胃疼很久,以前做过胃穿孔手术,一直没去换药,也没拆线。徐晓婵很警觉,发现病人伤口感染化脓了,情况很危急。患者说这里没有村医,去乡卫生院有好几个小时路程,就一直拖着。这个个案很鲜活,又有代表性,而且就发生在徐晓婵刚驻村的时候。如果片中能利用好这个素材,会提升叙事力度。

三、创新性。纪录片梗概里介绍说,借用“家庭录像”来引领篇章布局,引入vlog、无缝转场等创新的影像呈现风格。片中“无缝转场”运用确实有特点,新闻要素“五个W一个H”,可以把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和价值性、思想性等等糅合在一起,但镜头、场景如何把一个新闻故事,通过不同时空转换合而为一,还要有逻辑性、顺畅性,故事主旨的表达,它的意义所在,都要通过语言、结构、剪辑、配乐、灯光等等一系列的工序来完成。《云走璜尖的日子》的无缝转场大多通过人物出场,以及话语、情节点到的时候,恰到好处地来转场,就像鼠标点击关键词,它链接的内容便徐徐展开,比如第一个段落里,丈夫张建明接孩子来到周家源,他的身影第一次出场,镜头便转向了他,介绍起张建明驻徐家村的情况,而不是刻意去用章节式的人物出场方式,反而是通过故事情节自然而然地带出来;第二个段落里,医院领导说他们夫妇俩“义无反顾的下来了”,镜头一转,这个假期“张建明并没有回来,夫妻俩总要留下一个人在村里”,这样的衔接,是时间、空间、意境、行动、思想上的无缝衔接,体现文学、艺术双性,价值更高。张清语说出“离开姥姥”这个答案前,镜头闪回的是她和姥姥甜蜜相伴的镜头组合,在泪与笑中写满了亲情的守望与不舍,同时记录着他们为家人扶贫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还有徐晓婵的一声“胡医生”,带出了常驻村医的培养章节,以及智慧医疗理念的乡村初啼。就如结构主义者所说,“内容存在于板块和板块的缝隙间”。

最后说一点,纪录片的摄制组几次去璜尖乡跟拍这个扶贫最美家庭有半年之久,应该对乡村的环境、结构,以及对三口之家的生活基本摸得很清楚了,但片中对乡村的印象只有几个航拍的空镜,他们在村里的日常生活镜头寥寥。纪录片是镜头艺术,也是结构艺术,更是空间艺术。而空间本身有它的性格,要去感受它,和它对话。纪录片大师安东尼奥尼就把任何一个他要拍摄的空间想象成是有生命和有气息的。从创新角度而言,这部纪录片在运镜、衔接上是有创意的,与主题是合拍的。但问题是内容太满、空间感不足,“云走璜尖”的那种自然清新的特殊地域空间,村民的劳作、娱乐,没能通过镜头语言,充分形象地表达出来。该纪录片在说人说事、情节转换上做到近乎完美,但在意境、特色、美感等艺术表现力上稍有欠缺。



作者:费英凡/文(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安广联视听传媒艺术委员会特邀专家,安徽文摘周刊主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