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和“参与”间云走

——评纪录片《云走璜尖的日子》

发布时间:2022-06-24 18:07 来源:局宣传处 阅读次数: 字体:【  

关于纪录片的类型,有诸多划分方式,例如“观察式”和“参与式”,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记录者的作用,即以何种身份介入事件。《云走璜尖的日子》作为安徽本土出品的纪录片作品,正如其片名,展现出了“云走”于“观察”和“参与”之间的叙事风貌。

一、以小“观”大,点滴记录山乡巨变

观察的出发点很小,落脚点很大,是《云走璜尖的日子》在主题和内容上的显著特征。这里的“小”和“大”有三重含义。

(一)从小孩的视角看大人的行为

省城合肥大医院的医生徐晓婵为方便驻村工作,和同为医生的丈夫带着女儿搬到地处偏僻的休宁县璜尖乡,在清溪村驻村医生的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贡献。本片采用四段落的篇章结构来讲述这条主线,在每段开头,以“家庭录像”的形式,将镜头对准徐晓婵的女儿,聆听孩童对父母行为的真实感受。

第一段落开头,在合肥的家中,女儿向镜头展示“黄山市扶贫最美家庭”荣誉绶带,满脸自豪的同时,还不忘对着旁边的镜子练习舞姿。镜头不经意间捕捉到这一细节,并保留下来,给下一篇章埋了伏笔。第二段落开头,地点换成了璜尖乡,女儿比较着城市与乡村,在窃喜乡村作业少的同时,也满怀深深的失落,因为这里让她持续六年的舞蹈学习受到干扰,还见不到亲爱的姥姥,只能趁暑假回到合肥,在姥姥陪伴下,去舞蹈兴趣班加紧补习。第三段落开头,地点还是璜尖乡,女儿说,“他们倒是不穷,我们就是穷了点”“他们都有大房子,我们就只有这个房间那么大的房子”“他们就是没有医生”。孩童看似凌乱、矛盾的话语背后,透露出最真切的现实:父母驻村工作时的生活条件艰苦;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还较为落后。第四段落开头,地点依然在璜尖乡,女儿说出自己的梦想——长大后去农村当老师。乡村教师和驻村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下一代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二)从医疗扶贫延伸到全方位扶贫

本片篇章结构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是层进关系,观众的视角跟随主题一起由窄变宽,借驻村医生的脚步,从医疗扶贫这个小点出发,涉足农村扶贫工作的多个领域。

开启全片的,是安徽省选派113名医生进行两年驻村帮扶的“百医驻村”行动。从规模和周期上看,属于一次区域性的行业活动,刚开始时没有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连派驻下去的医生也未能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徐晓婵就坦承:“觉得自己一个急诊科的医生,大部分的病都能处理得了。”

然而,随着工作的持续和深入,扑面而来的不仅是病症的复杂、条件的落后、人手的不足,还有居民们错误的健康观念。徐晓婵想方设法,通过健康档案、移动卫生室、智能系统、远程会诊、集中义诊,逐步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后,她认识到,医疗是扶贫工作的一个点,与吃穿、教育、住房、交通、用电等各个领域紧密关联。以本片所涉及到的教育元素为例:此次驻村工作还给驻村医生们下达了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传、帮、带”,培养当地的医疗卫生人才,这属于行业教育;驻村医生为自己的子女和当地的孩子树立起榜样,这属于人生教育。这些关联,是已然存在、自然显现的,而非镜头刻意制造。

(三)从小山村的驻村医疗上升到全国各地的扶贫工作

扶贫不仅涉及民生各个领域,还是全国上下一盘棋的大工程,徐晓婵是全国千万扶贫工作者的缩影,她遇到的各种问题具有普遍性,并非只存在于镜头中,而镜头记录下的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家庭问题首当其冲。在这次“百医驻村”行动中,被选派的医生以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势必对他们的家庭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对子女的照顾。徐晓婵的解决办法是举家驻村,不仅能让夫妻俩同时参加此次行动,还能让女儿待在身边。要么饱尝相思之苦,要么放弃城市优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这不仅是驻村医生,也是很多扶贫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选择。

适应问题紧随而来。从城市来到农村,比生活环境更难适应的,是工作方式。从专科到全科,从坐诊到巡诊,从治病到育才,徐晓婵勇于挑战,突破难关,将驻村医疗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卓有成效。离开熟悉的岗位,走上陌生且更复杂的岗位,是扶贫工作者共同的经历,而成为处理复杂情况的多面手,是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培养起来的素质。

返贫问题不容忽视。徐晓婵对口帮扶的清溪村虽然在2017年脱贫出列,但底子还很薄弱。好在我国的扶贫工作扶贫追求的不是短暂的表象,而是长效的实质,脱贫不脱政策,包括医疗在内的全方位政策支持,减轻了扶贫工作的压力。

综上,镜头在直面扶贫的主题内核时,是冷静和客观的,不刻意煽情,也不回避、遮掩。有一处情节是专家下乡义诊的大客车被卡在狭窄的山路上,无法前进,专家们只能下车步行,这段画面的如实呈现,传递出扶贫工作任重道远的清醒认知。

二、反客为主,亲身“参与”扶贫伟业

在扶贫主题的外在形式展现上,镜头变得主动起来,常常代入记录者的主观思考和精心设计,让自身成为扶贫工作的一环。通过贯穿全片的三重设问式设计,引导观众了解、认同、参与扶贫,引发时代共鸣,是《云走璜尖的日子》在形式表达上的显著特征。

(一)设问式的篇章结构

前面提过,本片采用四段落的篇章结构,那么每段开头的“家庭录像”可被视为设问当中的提问环节,之后则是作答环节。这种设计必然会颠覆正常的时间线,而重组时间线,是记录者默默发声、表达思考、影响观众的惯用手段。

第一段落,女儿展示“黄山市扶贫最美家庭”荣誉绶带,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表明这里采用了倒叙,时间线是彻底颠倒的;二是提问,为何是“最美家庭”?紧接着,旁白用一句“拿上必要的医疗器材,驻村医生徐晓婵让丈夫先回家接孩子放学”,就迅速勾勒出了三口之家举家驻村的事迹轮廓。之后,通过“百医驻村”的背景介绍和妻子、丈夫、女儿三人各自的身份及活动轨迹展示,将整个事迹变得充实、生动,令人信服。

第二段落,女儿的一句“去璜尖最受不了的就是……”,其实包含了一明一暗两个问题。之后的解答属于两条时间线的平叙:先给出明线上的答案,是女儿抱怨远离亲爱的姥姥,以及兴趣班学业的中断;后给出暗线上的答案,则是徐晓婵这对医生夫妻在家庭生活、事业发展等个人得失上的抉择。

第三段落,女儿说“他们就是没有医生”,留给观众一个疑问:“怎样才是真正的脱贫?”之后,是以顺叙的时间线,通过徐晓婵日常的坐诊和巡诊工作流程,让答案逐渐浮现:“消除贫困,让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各方面脱贫才是真脱贫,医疗与民生其他各个领域一样,不可或缺。

第四段落,女儿说出“像爸爸妈妈一样扶贫”的梦想,引发观众的反思:“人生价值应该如何实现?”之后,是以当天的义诊活动为主线,穿插“传帮带”、智慧医疗、远程会诊等零散事件的插叙手法,展露了记录者与徐晓婵共同的心声——学习、奉献和传承:汲取时代科技文化成果,用知识和时间回报社会,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二)设问式的人物访谈

从记录者的角度看,访谈一般是“我”问“你”答。但在本片中,记录者并未走到镜头前或站在镜头外,用同期声采访人物,而是通过镜头的精心组接,让受访者以言语或行动来完成自问自答。我们按照在片中出现的顺序,来看看设问式访谈的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行动提问,言语作答。徐晓婵拎着沉重的医疗器械,沿着石阶攀上半山腰的周家源,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会心生疑惑:如此辛苦,为何不采取效果更高的坐诊?接下来镜头切换到访谈场景,徐晓婵给出“不让他们下来跑”的解释,结合旁白和村民的话语,我们得知,周家源作为清溪村最偏远的村民组,居民往返一趟极其不便。

第二种类型,言语提问,言语作答。镜头画面是访谈场景,徐晓婵在讲述刚驻村时的内心疑问:“为什么要把我们省级医院的医生派到村里来?”而这也是很多观众的疑问。徐晓婵很快就给出自嘲式的回答,“太高估自己了”“怎么可能这个地方的人只得感冒发烧”,落后地区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只会更加迫切。

第三种类型,言语提问,行动作答。面对农村人口逐渐萎缩的现状,徐晓婵在访谈中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必要为了几十个人,放一个村医在这里?之后,她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用脚踏实地的尝试和亲身见闻,证明了村医巡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设问式的旁白伏笔

在旁白解说当中融入设问的思路,容易制造伏笔的效果。根据提问与作答的间隔长短,本片的旁白伏笔按照出现顺序,分为大伏笔、中伏笔和小伏笔。

首先是贯穿全片的大伏笔。纪录片第一段落开头部分,徐晓婵去周家源集中诊疗时,遇到了让她棘手的病人——村民杨德海,此时,旁白说道:“她心中萌生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直到临近片尾时才完全揭晓,原来是趁着下乡义诊这个契机,请专家帮忙解决此类棘手病例。这样一来,不仅首尾呼应,更使“百医驻村”行动的意义得到升华——“百医”背后是“千医”“万医”的联动!

然后是不动声色的中伏笔。同样是第一段落,旁白提了一嘴“程奶奶的孙女……这个周家源唯一还在乡里中心学校读书的女孩上学期转走了”之后,就转移了话题。到了第三段落,当徐晓婵再次来到周家源巡诊,话题自然推进到“农村人口萎缩”时,这个隐藏颇深的伏笔才显露出其用意。

最后是立时揭晓的小伏笔。旁白的小伏笔讲究“短平快”,在片中多次出现。还以义诊这个大伏笔为例,其实在第二段落当中已作了局部交代,就是徐晓婵暑假最后两天回合肥接女儿时,去了医院一趟,旁白先制造悬念——“这次回来,徐晓婵也是为了那个重要的计划”,十秒钟不到,旁白就给出了谜底——落实院里专家去璜尖义诊事宜。

总体而言,《云走璜尖的日子》秉持着纪录片的“真实”原则,以观察式的镜头和参与式的构思,从细微处切入事件,从点滴里塑造典型,让情感在叙事中自然流露,让主题在思考中升华放大,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佳作

 

作者:孔令斌(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