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纪录片《代号603》:用影像书写尘封的历史和伟大的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4-01-10 16:43 来源:安广联合会微信公众号 阅读次数: 字体:【  

  202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了由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其中“载人航天精神”赫然在列。发展载人航天事业,这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高度重视的一项攸关国运的伟大工程。中国航天事业肇始于上世纪50年代,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早已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

  然而,当我们回首中国航天的来时路,却发现筚路蓝缕,荆棘满地,艰辛异常,历尽无数的困难与挑战。近日,由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精心制作的长篇纪录片——《代号603》,就将镜头对准了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基地——位于广德市誓节镇茆林村的603基地。该片向观众讲述了一个个不为人知的、隐秘的航天故事,从中折射出老一辈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观后不由不让人肃然起敬,掩面沉思。  

  一、主题:立意深远,底蕴厚重

  一部纪录片,如何能够引发和调动观众的兴趣与共鸣,关键就是要确定一个具有时代性、独特性和吸引力的主题,这对于全片的内容取舍、风格展示以及最终效果的呈现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代号603》所凝炼、聚焦的,正是这样一个极有意义也极有价值的主题。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都十分薄弱,国防科技领域更是一片空白。面对西方的经济封锁和围堵打压,中共中央果断作出发展尖端武器的战略决策。正是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位于皖东南的广德603基地利剑出鞘,浮出水面。

  始建于1960年3月的603基地,是我国探空火箭的发祥地,也是我国最早的航天发射场之一。该基地占地面积约为2500亩,目前原址仍保存有我国唯一的笼式火箭发射塔架以及周边4栋火箭总装测试厂房等建筑。历史上,603基地总共进行过30多次探空、气象、生物火箭发射试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

  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毫不夸张地说,新中国成立后,诸如603基地这样的一大批“密”字打头的航天基地,在相当程度上奠定了我国国防安全体系的基石,影响了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塑造了中国崭新的大国形象,支撑起中国迈向国际舞台的大国战略。

  纪录片《代号603》以广德603基地为切入点,立足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高度,以新中国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宏大视野,用形象生动的影视语言,对“载人航天精神”给予了时代观照。毫无疑问,该片对于主题的把握是敏锐而精准的,在向观众形象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内涵的同时,也很好地发挥了纪录片作为“国家相册”的重要作用。

  二、结构:线性推进,紊而不乱

  纪录片《代号603》采用的是比较典型的线形结构。

  纪录片线形结构的主要的特点,就是有一条或多条线索始终贯穿全片,这一内在的、逻辑的线索使得复杂的叙事,在线性推进中变得条理清晰,紊而不乱。《代号603》着力刻画的,是老一辈航天人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大力弘扬的,是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围绕这一主题,该片在采用线形结构进行叙事时,辅以大量的人物采访,并穿插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从而使得全片首尾呼应,自然流畅,一气呵成,所有的文字、声音、图片、影像最终都汇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该片以戚南强、钱家正两位老航天人几十年后返回603基地故地重游开头,引出国家建设603基地的时代背景:建国初期,为了制造出中国人自己的火箭,中央下达命令,组织大量科技工作者,从学习航天航空的基础理论开始,秘密进行火箭研发。此时,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山区小城广德,因竹林茂密、有利保密而成为建设航天基地的首选。其实对于许多观众、甚至是安徽本土观众来说,他们此前并未听说过603基地,因此该片还具有一定的“解密”作用,这些背景介绍不仅向观众传递了科学知识,也增强了他们的历史和文化素养,从而很好地体现了纪录片所具有的教育大众的社会功能。紧接着,该片不惜笔墨,详细叙述了当年广大科研工作者在603基地生活和工作的艰苦历程,比如:他们在火箭研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是怎样被克服的,研发工作最终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等等。

  由于该片结构清晰完整,各个段落之间衔接流畅,拍摄节奏与故事内容做到了有机统一,从而让观众在观看这样一部包含了丰富历史知识和科技元素的纪录片时,并未产生“一头雾水”的感觉,而是对603基地从开始建设到结束使命的全过程,都能有非常清楚的了解。由此可见,只有将故事结构精心构建好,才能够有效彰显纪录片本应具有的起承转合的逻辑,也才能够真正引导好观众,并让他们与纪录片所讲述的故事产生共鸣。《代号603》在这方面做得可圈可点,有许多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

  三、细节: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有细节的历史,才是真实可感的历史。纪录片如果只注重粗线条的、宏大的叙事,而不去关切那些有血有肉、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的细节,便只能是一个呆板的、机械的故事框架,难以感动和影响观众。在刻画细节方面,《代号603》做得非常出彩,该片通过人物的讲述和影像的呈现,将一个个生动的细节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使老一辈航天人的形象愈加丰满,而在603基地里所进行的试验、发射等看起来比较枯燥的科研工作,也变得愈加感性了。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生物探空火箭“T-7A/S1”在603基地成功发射。《代号603》在回溯发射过程时并未平铺直叙,而是在一波三折的叙述中,加入了大量形象生动的细节,比如:“火箭没升多高却逐渐倾斜,并很快飞向地面”,“正当大家焦急的等待火箭发射时,指挥中心的广播喇叭却突然发出通知”等。此外,该片还通过老一辈航天人的自述,让观众在发射前紧张的气氛中又感受到了一丝的温馨,比如:那只用作高空飞行试验的小狗——“小豹”,在临发射前因机器轰鸣、环境嘈杂而表现得极为惊恐,“小豹还在哭闹,我叫了一声‘小豹’,一边轻轻地抚摸它,一边细声细语地安慰它,小豹乖,小豹听话,别闹”。这些细节大大增加了故事的感染力,既凸显了故事的真实性,也深深吸引了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代号603》的导演吴斯拥有丰富的纪录片创作经验,她执导的《中国文房四宝》《八月桂花遍地开》等都曾收获了上佳的口碑。20多年前,吴斯就有创作“两弹一星”题材纪录片的经历,她执导的长篇纪录片《难忘蘑菇云——记两弹元勋邓稼先》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作品奖。吴斯认为,“纪录片的第一位还是要好看。纪录片之于观众,不能是在‘喂药’,而是在传送一道美味,好吃又有营养。”在该片中,大量空镜头的运用、航拍及全景镜头的反复呈现、充满理性的旁白、颇具观赏性的拍摄视角以及各种类型史料的采集等,都体现出吴斯和她的团队对于纪录片“好看”的独特理解。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沉淀,广德603基地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神秘与喧嚣。然而作为纪录片人,绝不能仅仅只把603基地作为一处历史遗迹来对待,因为这里面还蕴藏着许多需要被当代人重新观察与重新定义的信息。《代号603》通过影像书写了这段颇具神秘色彩的历史,其实也是在书写当今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因此,我们在向老一辈航天人致敬的同时,也必须向这些用摄像机记录了“载人航天精神”的纪录片人献上一份崇高的敬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